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时值仲夏,天气湿热,“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出没活跃,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谓“五毒并出”,也是容易发生疫疾流行的季节。因此,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大多围绕驱毒辟邪、卫生健康等目的而来,民俗学者高巍指出,“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或者健康防疫日,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古人过端午,往往以驱邪禳毒却病灾为宗旨。流传至今的民俗之一就是挂艾草、菖蒲,由于艾草和菖蒲都是中药,其散发的气味可驱散蚊虫,净化环境,因而衍生出“禳毒辟邪”的含义。此外还有蓄兰沐浴,古人用的兰是指中药佩兰,可煎水沐浴,起到化湿、解暑的作用,对某些皮肤病也有一定效果。不仅如此,使用雄黄也是古人防疫的一种方式,《本草纲目》记录雄黄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大人喝雄黄酒,小孩就用雄黄涂到额头或其他部位,用以辟邪防疫。
古人佩戴香囊预防疾病的习俗由来已久,其实不光端午节,平时也会佩戴。中医认为,芳香药物有辟秽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道疾病。为了预防孩子们生病,古人把一些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功能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雄黄、冰片、樟脑等做成香袋,佩戴在孩子们身上。
早在汉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就曾用新鲜的丁香花做成香袋,悬于室内,让病人闻花香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中药香袋的作用,曾有研究采用给小儿佩挂中药香袋的方法预防感冒,系统观察了3278人,有效率为78.1%。而说了这么多不难发现,整个端午节就好比古代的“卫生防疫日”,流传下来的各种习俗都与驱邪、辟秽、防疫密切相关。放在当今社会,很多习俗依旧值得采纳,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智慧。
为平安度过端午,古人将各种防治未病的方法融入习俗,发挥中草药优势用以避暑消灾,民俗代代相传,也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防疫观念,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防疫实践经验。尽管古人的方法受制于当下的医疗条件,且当今社会对于传染病的研究日新月异,流行病出现难以避免,但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注意环境与个人卫生,是跨越时代也适用的保健思想。
回归当下,端午前后气温上升,潮湿闷热,更要重点关注下列疾病: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人群尤为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结肠溃疡性、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酸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由于直肠及肛门括约肌受炎症刺激引起的大便紧迫感,但排便困难。)及粘液脓血便等。
预防措施
1. 目前暂无有效疫苗,预防手段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避免与患者或带菌者接触,做好消化道隔离。
2. 开展“三管一灭”:搞好饮食、水源、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
3.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4. 注意生活卫生,饭前便后最好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干净。
2.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主要是通过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乙脑患者大多数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该病的患者以高热、剧烈头痛、惊厥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措施
1.被蚊子叮咬或者有流行地区旅游居住史,并出现以上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2.预防接种。及时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
3.做好防蚊灭蚊关键措施。
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不同的传染病治疗方式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时值端午节,我们在此提醒大家,在开心过节之余,也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强化防疫意识,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