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假期将至,踏春出游正当时。在喜迎“五一”小长假的同时,因人员流动性增大、聚集性活动增多,各类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保障广大师生健康出行,特整理春夏季节常见疾病防护举措供师生知晓。
近期重点关注
一、呼吸道疾病

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明显,人们容易着凉,抵抗力下降,同时空气中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增多,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风险,常见的如感冒、流感、肺炎、支气管炎等。
预防建议:
1、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或过热。
2、宿舍、教室等学习生活场所要勤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病毒和过敏原的积聚。
3、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务必规范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4、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像散步、慢跑、打球等,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抵御能力。
5、一旦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切勿带病上课,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

二、过敏性疾病
五月正值花粉传播高峰期,对于花粉过敏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小心的月份。常见的花粉过敏症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主要症状有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咳嗽、气喘等。

预防建议:
1、对花粉过敏的师生要密切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在早晨、傍晚和刮风天气,花粉传播更为广泛。
2、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必要时可佩戴防护面罩,减少花粉与呼吸道和眼睛的接触。
3、回到家中后,及时洗脸、洗手,更换衣物,避免将花粉带入室内。
4、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房间,清理灰尘,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有助于减少室内过敏原。
5、若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三、肠道疾病
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变质。如果师生在饮食上不注意卫生,食用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就极易引发肠道感染,常见的肠道疾病有肠炎、痢疾等,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建议:
1、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按照 “七步洗手法”,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
2、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路边摊食物以及过期变质食品。
3、确保饮用水安全,饮用经过煮沸的开水或质量合格的瓶装水,避免饮用生水。
4、就餐时,注意餐具卫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若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如腹泻、腹痛等,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四、虫媒传染病
1.防蚊灭蚊:前往南方或东南亚地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清除家中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2.防蜱叮咬:野外活动扎紧裤腿,返家后检查衣物及皮肤(如腋窝、腰部);若被蜱虫叮咬,勿生拉硬拽,及时就医处理。

五、其他注意事项
1、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2、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3、加强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被确诊为传染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隔离治疗。
健康是享受假期的基础,防控措施需牢记!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充实、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