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工作专班步履不停,持续紧盯问题痛点堵点,聚焦重点难点,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坚决有力纠风治乱,认真回应师生的呼声和期待,有力解决一批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让师生感到“就是和去年不一样”。
一、人事处协调推进离退休人员活动场地设施升级改造
离退科协助管理的离退休人员活动场地设施陈旧,退休教职工提出需要进行升级改造,
接到离退休同志问题后,人事处积极联系计财处,咨询相关问题资金流程,并联系后勤基建处帮忙测量面积和计算工时,并于10月完成了全部房屋的整修。


二、人事处积极解决退休职工党支部遗留问题
退休职工王建华因党支部遗留问题不断来访,人事处离退休党总支书记朱叶多次积极接待,并协助查询相关事宜,得到了王建华的高度评价,送来“党员‘知心’之星”奖牌。

三、计划财务处加强财务制度培训提升报销环节流程便利性
加强业务培训。计划财务处分别于5月24日、5月29日、6月11日组织3场专题培训会,参训人员包括全院处科级干部、各部门兼职财务人员、各采购项目负责人等,培训内容涉及财务日常报销政策、政府采购及自行采购流程、财经纪律等方面,参训人员反馈培训有很强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
四、自强综合管理处解决校园周边安全隐患
自强校区校园周边的地摊游商众多,叫卖声此起彼伏,干扰了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校园交通,摊贩食品流入校园也带来校园食品安全隐患。
(1)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共识
“学校门前,禁止摆摊设点。共管共治共享,保障食品安全。畅通消防通道,确保师生平安。”管理处特地录制了小喇叭,在早、中、晚高峰拥挤时段循环播放,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提高广大群众和师生对治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度。每日早、中、晚限定时段设置隔离警戒线,线内区域杜绝摆摊设点。
(2)沟通属地机构,齐抓共管
多次前往红庙坡街道办事处,呼吁属地管理机构重视校园周边市容秩序,为我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共同维护校园安全和文明。经过沟通达成共识,根据不同情况,疏堵结合,规范管理。由属地机构疏导校园周边的地摊游商,迁移到指定地点限时经营,并对严重影响校园交通、市容环境的无证摊贩依法予以取缔。
五、龙首校区推动解决东大门公交站未迁移、坡道未改建影响职工车辆出行问题
经自强综合管理处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2024年10月23日,自强综合管理处组织属地相关部门召开西铁院龙首校区东门公交车站牌挪移选址现场联席会议,确定了公交车站挪移选址。11月下旬工程项目公开招标。12月9日正式动工,18日竣工验收。至此,龙首校区东大门正式与拾翠路主干道贯通。
六、临潼校区加强校区超市日常管理
临潼校区师生反馈希望加强校区超市的日常管理。校区伙食科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学生对学生超市的满意度、需求偏好以及周边商业环境等情况,为更换超市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公开招标与遴选,校区对食堂超市和宿舍小超市中标者签订了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标者根据校区要求和市场需求,对超市进行改造和升级,包括调整商品布局、增加商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七、教务处推进实训室照明设施整改
教务处发现部分实训室照明光线不足后,迅速对问题进行了解,明确问题的具体情况。立即联系相关二级学院,要求其立即整改,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八、教科研处为教师组织提前结题验收
教科研处收到教师反映课题结题时间通常在年底,评职称时间一般在十月,年底结题赶不上评职称。
收到学院教师反映后,教科研处为2024年度评职称的老师们提供便利,在2024年10月国庆节收假后第一周内组织一批次结题验收,完成课题评审、修改资料等工作,于10月中旬开展职称评定工作。结合群众呼声,教科研处开展提前结题工作一次,一共结题项目26项,惠及教职工人数一百余人。
九、学工部积极解决学生反映气温持续攀升,希望能提前启用宿舍空调问题
5月20日,学校党委副书记任治军、副院长熊奇召集学工部、后勤基建处、各校区负责人、各院部负责人召开了“夏季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研讨会”,针对近期气温持续升高,学生反映强烈的空调使用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研讨,根据各校区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当天下午,具备使用条件的校区,已全部正常供电、启用空调;尚不具备条件的,采取延长教室、图书馆、餐厅等公共区域空调,满足学生需要的应急措施,同时加急制订了彻底解决措施并积极协调,争取早日解决;5月29日,党委学生工作部会同交通运输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为自强校区学生发送了防暑降温礼包,把学校的关怀传递给每一名学生,深入做好思想工作。
十、学工部为就业面试学生更换适身校服
2024年10月以来,根据部分学生身材变化等原因,造成校服穿着不合身、不舒适情况,学工部开展了摸排统计工作,并在后勤基建处协助下,20多名学生进行了换购,为他们就业面试等提供保障。
十一、国际交通学院为学生联系应聘面试机会
国际交通学院2025届部分毕业生反映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学校推荐的用人单位有限,想多参加校外专场招聘会增加就业选择和机会,带来了一些不便问题。
在接到学生反映后,国际交通学院已迅速联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支持搜集并发布合适的校外专场招聘会信息,及时组织有意愿学生参加了西安阎良航空基地2024年英才航空行暨金秋招聘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增加了参会学生更多的应聘面试经验,增强了就业动力和自信心,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尽全力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十二、后勤基建处伙食科开展“便民服务流动售卖车”活动,保障教职工下班需求
后勤基建处伙食科自本学期9月份起继续开展“便民服务流动售卖车”活动,于每周一、三、五 16:30—17:00在学院通勤车前售卖由食堂师傅传统手工制作的包子、馒头、花样饼等面食,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生活需求,包子、馒头的口感、品质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十三、后勤基建处提前供暖确保师生温暖过冬
后勤基建处自10月起开始精心筹划、实施,把供暖期的“冬病”提前“诊断”、提前“治愈”,供暖前多次召开部门会议,提前统筹规划,启动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供暖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十四、港务校区于2024年11月11日试供暖,
提前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据反馈,学院内的暖气供应充足,室内温度宜人,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
十五、继续教育学院接听咨询电话为普通话考试领证人员提供便利
依托西安市语测分中心资质,面向本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普通话考试宣传、线上线下报名和测试培训及组织、证书发放等工作,满足了大量社会人员的需求,得到了西安市语测中心和陕西省语测中心的好评。
十六、继续教育学院解决学员工学矛盾
根据继续教育2024教学安排,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函授2023级、2024级于2024年10月19日至11月10日合计8天时间面授课学习,85%以上是西安铁路局学员,既要上班还要学习,存在工学矛盾问题。
考虑到实际情况,继续教育学院积极和铁路局职培部联系,让职培部协调各单位,尽可能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在此时间段让职工来学校参加面授课学习,解决了学员的工学矛盾,得到学员一致好评。


十七、继教院通知并组织相关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参加惠民公益讲座
继续教育学院以社区教育基地为平台,在开展党建宣讲进社区活动基础上,从居民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出发,举办“生活中的健康”社区教育系列公益讲座。
2024年11月20日(星期三)上午,继续教育学院在自强校区干培教室面向红庙坡街道各社区人员举行“生活中的健康”社区教育之《情绪调节与管理》公益讲座;当天下午,继教院在韦曲街办澜山社区西延小区活动室举办“生活中的健康”社区教育之《情绪调节与管理》公益讲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慧静采取“讲授+实操”互动方式,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顺利掌握情绪调节与管理的知识及技能,两场讲座共计100余名居民朋友受益,得到大家普遍好评。
十八、国际交通学院关怀学生就业岗前培训
国际交通学院个别学生反映在校外其他学校参加就业岗前培训,有一些不适应,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问题。
在接到学生反映后,国际交通学院及时组织相关辅导员和班主任到对方学校看望关心参加培训的全体学生。同时,专门强调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鼓励学生要刻苦学习培训内容,积极面对多轮次考核考验,争取全部顺利通过最终考核。另外通知学生要多注意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会将学生培训期间表现告知家长,积极寻求家长理解配合共同教育帮助学生。尽全力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营造了良好稳定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