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这样做,预防疾病不慌张

春季开学健康科普第一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目前正值春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让我们一起为师生们开启防御模式吧!

春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春季传染病“头号选手”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高发。
症状:高烧(≥38℃)+ 全身酸痛+咳嗽,宛如被“掏空”
传播:飞沫、接触、气溶胶三连击,防不胜防!

诺如病毒:肠胃“刺客”
诺如病毒感染会引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症状:儿童狂吐+成人腹泻,部分伴有低热。
传播:“粪-口”传播为主,通过接触感染的病人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引起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360°无死角攻击!

水痘:痒到“怀疑人生”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长达两周,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红疹→水疱→结痂。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传播:飞沫+接触

新冠病毒感染:“刀片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以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为主要表现。
传播: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相对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各学段和各类人群普遍易感。

结核病:低调的“持久战”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称为肺结核,但也可影响身体的其他部分,称为肺外结核。
症状:持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和体重减轻。严重的情况下,结核病会导致呼吸困难和胸痛。
传播: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会随着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在教室、宿舍等公共空间需警惕!

猴痘:神秘的“皮肤接触警报”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症状:皮疹是为最常见的症状,出疹前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
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等传播。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
1. 关注天气变化
春季气候多变,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2.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生水,生食瓜果蔬菜前要彻底清洗,不共用餐具。
勤换衣服,及时更换、洗晒被褥。
3.保持开窗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冬春交替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注意保暖,避免因开窗导致着凉感冒。
4.合理搭配膳食
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食物,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不挑食,提高免疫力。
5.做好自我检测
每天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不带病上课上学!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6.科学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7.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春季虽然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呵护同学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温暖的春天!